武汉中展天禧会展有限公司
18971364173
地址:武汉市后湖大道众联天美国际A707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持续高歌猛进,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分布式装机量、户用装机量以及分布式装机在总装机量中的占比均创历史新高。在国家政策引导与技术革新驱动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到光伏产业中来,光伏企业创新活跃大大增加,技术迭代更新不断,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光伏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重磅利好政策频出台,促进光伏产业发展
2022年光伏产业利好政策全面井喷,仅国家层面出台的重磅利好政策就多达上百条。对于政策导向型的光伏行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至关重要,以下盘点了2022年年光伏行业真正意义上的“重磅利好政策”,看看它们对促进光伏产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推进农村光伏建设
2月22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提到: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在有条件的脱贫地区发展光伏产业。推进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设。
这是光伏时隔5年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一文件对光伏产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赋予光伏促进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提高了光伏在推进“三农”工作、实施乡村振兴中战略中的份量。
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3月5日,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滩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有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风、光大基地首次写入202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了2022年新基建、政府工作的重点,这一政策被普遍认为是“双控”考核机制转变迈出的重要一步。
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进资源的转型升级
5月30日,财政部下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支持光伏、风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出力平稳的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这一支持优化清洁能源的政策,有力的推进了资源的转型升级,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动了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1条”推出,光伏产业成为经济稳增长的抓手
为了稳住全国的经济大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稳增长措施,而光伏产业有幸成为了国家稳增长的重点抓手行业。5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即“新能源高质量发展21条”。方案表示鼓励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等安装光伏或太阳能热利用设施,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鼓励“风光渔”融合发展,切实提高风电、光伏发电项目海域资源利用效率。
这是国家第一次把光伏产业作为经济稳增长的抓手与工具,这一政策表明光伏行业在中央层面的地位和属性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重点推进屋顶光伏行动、风光发电量实现翻倍
6月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建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九个国务院组成部门首次联合下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九部门形成促进新时代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明确到2025年,风光发电量的规模实现翻倍。
加快分布式光伏开发,创新“光伏+”模式
6月29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印发《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升级和行业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使得“光伏+”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深入推进。
光伏产业将开展“碳足迹”认证
8月25日,工信部公开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到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这则文件给了大家重塑光伏行业的发展格局,改变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生态的想象空间,意味着肇始于光伏行业的“碳足迹”认证,很有可能扩展到能源及其以外的行业。
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10月9日,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对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材料企业提出工作要求,帮助稳定多晶硅市场的供需与价格,深入引导光伏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二十大报告: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10月16日,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标志着我国实现由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已成为必然趋势,加快规划建设光伏、风电等新型能源体系已提上日程。
新时代赋予光伏责任与使命,光伏产业步入“黄金时代”
在“碳达标”“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光伏发电成为众多国家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预计未来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逐步推进,各领域相关部委均出台了政策以推动光伏发电的融合化应用,光伏发电在各领域应用中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的影响下,未来光伏产业将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迈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黄金时代”。
农村、农业光伏驶入发展快车道。1月10日,湖南省长沙市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韶山南路电力隧道建设,加快乡村光伏建设,成为2022年地方政府中,首个将农村光伏纳入地方工作重点的省会城市,农村光伏再获前所未有的关注。
农村光伏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14亿人口中有一半在农村,农村拥有发展光伏的广阔空间,成长潜力巨大。在当下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驱的发展模式下,农村光伏正与整市、整县光伏试点一同驶入发展快车道。
国家“顶层设计”力推,是农村光伏大发展的基石。事实上,从2013年国家实施补贴政策鼓励发展分布式以来,以户用、屋顶、光伏扶贫为代表的农村光伏就已开始萌发。但与集中式、工商业分布式相比,农村光伏的发展规模仍然很小。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636万千瓦,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1年新增户用光伏装机2159.62万千瓦。据预估,全国户用光伏装机累计装量约为40GW,覆盖200万用户。
从装机规模和用户数维度上看,户用光伏、农村光伏尚处于开发初期,还有大量的空间可挖。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国家、地方在着重加大型光伏基点建设之时,也在不断对农村光伏进行政策的层层加码。
一、国家能源三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农村光伏将提速,最明显的政策信号是国家能源局发声,推进“千家万户沐光行动”。2021年初,国家能源局发布光伏发电建设征求意见稿草案时,首次提出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说法。
文件表示,2021年户用光伏则不占用年度保障并网规模,可以直接并网消纳,且户用光伏仍有补贴。同时,文件明确要求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千乡万村沐光”行动。
随后的3月30日,中国大唐集团邹磊会见国家乡村振兴局时任局长王正谱时表态,将积极参与“千乡万村沐光行动”,加强“农业+新能源”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刚刚,王正谱已经当选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省长。
1、实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列为2022年能源工作重点
继2021年6月20日颁发整县光伏试点新政后,国家能源局开始不断对千乡万村沐光行动进行统筹和推进,为农村光伏进一步大发展夯实了政策基石。“草根光伏”注意到,自2021年初首提千乡万村沐光行动以来,国家能源局正将其列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在2021年底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确保能源安全工作列为七项工作任务之首时,将能源低碳发展列为第二大工作重点,明确启动实施 “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2、国家能源局章建华:实施屋顶光伏开发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
无独有偶,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在《经济日报》发表题为《推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署名文章,千家万户沐光行动不仅被再次提及,还在内容上有所增进和丰富。
章建华指出,要以行动计划落实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新基建、新技术等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新领域、新场景。实施屋顶光伏开发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光伏+”综合利用行动,促进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
二、十一部委发文鼓励发展农村光伏、农业光伏
1、三部委:利用农户闲置土地和农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建设光伏+现代农业
1月6日,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下发了《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再对农村光伏发展予以统筹规划。据“草根光伏”查询了解,《意见》11次提到光伏关键词,如巩固光伏扶贫工程成效,利用农户闲置土地和农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建设光伏+现代农业,采用离网型光伏发电+蓄电池供电等。
2、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
1月21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屋顶光伏、农村光伏再次被提及。方案表示,持续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建筑光伏应用,加快提升居民绿色电力消费占比。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
3、五部委:建设智能光伏农业、智能光伏乡村
此前,2021年12月31日,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了《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提出,发展智能光伏建筑、智能光伏农业、智能光伏乡村建设。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1个国务院主管部委、机关利好政策频发,为市场注入强劲动能,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或推动农村光伏再上一层楼。
三、农村光伏写入多省、两会报告、经济规划
1、广东揭阳:抓好“光伏+农业”, 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
据“草根光伏”统计,在湖南省长沙市明确提出发展农村光伏之外,农村光伏也列入了广东揭阳2022年政府工作重点。
2022年1月7日,揭阳市市长支光南在揭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抓好“光伏+农业”、渔光互补等太阳能发电项目,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项目。
2、辽宁省朝阳:持续做好光伏帮扶
2022年1月6日,辽宁省朝阳市市长谢卫东在朝阳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持续做好光伏帮扶列入2022年朝阳市工作重点。
3、河北省:推广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
2022年1月5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推广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模式。
4、辽宁:推进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促进农村光伏建设与建筑、设施农牧业相结合
辽宁省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辽宁省“十四五”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支持在农村、废弃矿区等地利用闲置土地、荒坡、设施农业等发展光伏,推动太阳能多元化利用。推进村级光伏电站建设,大力发展农光互补等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农村光伏建设与建筑、设施农牧业相结合。
地方补贴支持续力
2022年1月1日起,国家补贴正式退出户用光伏序列。但各级地方政府对户用光伏的补贴支持正陆续出台,预计也将促进农村光伏的发展。据统计,迄今全国还有近20个地区对光伏提供补贴。广东省肇庆高新区经济贸易和科技局,按300元/千瓦的标准确定项目补贴金额,发放给制造业企业(场地提供方),每个企业的项目补贴金额总和不超过100万元。
此外,(1)浙江温州:光储补贴0.9元/千瓦时;(2)浙江温州泰顺县:分布式光伏补贴0.1元/瓦;(3)浙江绍兴柯桥区:屋顶光伏补贴0.25元/千瓦时;(4)浙江平湖: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补贴0.1元/千瓦时;(5)浙江丽水:分布式光伏补贴0.6/瓦,补贴逐年递减;(6)浙江宁波:屋顶光伏补贴0.3元/千瓦时;(7)浙江乐清:补贴0.2元/度,逐年递减;(8)江苏南京:光伏项目按不超过500元/kW补贴;(9)浙江江宁开发区:合同管理模式补贴0.2元/瓦;(10)北京顺义区,按照市级补贴标准 1:1 比例进行补贴;(11)北京西城区:总投资额30%补贴;(12)北北京经开区: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补贴0.4元/千瓦时;(13)陕西西安:光储补贴1.1元/千瓦时;(14)广东广州黄埔区/开发区/高新区:0.15-0.3元/千瓦时;(15)广东深圳市:分布式光伏补贴0.3元/千瓦时;(16)广东东莞:分布式光伏补贴0.1-0.3元/千瓦时;(17)北京:分布式光伏补贴0.3元/千瓦时,连补5年;(18)上海:学校光伏补贴0.12元/度。
不可否认,上述补贴政策多是针对整市 (县)光伏试点出台的补贴政策,有的是针对储能项目或工商业分布式,农村户用光伏更多是处于“沾光”的角色,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但有一个可喜的信号是,在国家补贴退出后,地方补贴政策有望实现“断点续传”,补上国家补贴留下的空缺。
大爆发可期
2017年,推进农村光伏发电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确定了农村光伏、光伏扶贫发展基调。不出意外的话,光伏将再次写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将全面推进。
不过,缺少补贴支撑,农业、农村光伏壮大发展是缺少实力和底气。推动农村光伏的繁荣发展,需要多管齐一,需要出台补贴政策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国家动用500亿补贴催动了40GW、200万户的户用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在农村光伏与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电利改革深度挂钩的大背景下,出台地方补贴政策是将电改红利分享给农村的体现,能更好的促进市场发展。同时,农村光伏大发展也需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对市场的监管。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提出加强对整县光伏试点监管,为农村光伏监管提供了思路。发展农村光伏更要,加大对各式光伏骗局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各种坑农、骗农企业的打击力度,也要加大对农村光伏的知识科普、市场教育等。
从层层递进的政策内容上看,农村光伏、农业光伏因为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已经进入国家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视野,在完善配配政策、补贴机制的前提下,必将迎来全面大爆发。